中国历史第一支女子排球队(*届排球女将名单)

2023-04-14 12:24:36 法律知识 sazhun

中国女排正式成立时间

1951年5月4日~18日,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明盯携国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比赛,也是第一次全国性排球比赛。比赛时第一次采用了6人制排球赛,选拔了新*支国家排球激伏队。

男子排球队队员为:王祖洪、江振洪、李荣国、李安格、余瑞河、沙里木江、孙志安、黄亨、黄福彦、钱蚁椤则竖、哪镜、韩延春、谭元芳、饶余榕;候补选手:孙继贵。

女子排球队队员为:冼少梅、花桂卿、马纫华、陈梅贞、徐平、张履冰、张雷鸣、刘匡生、萧兰玉、龚雅丽;候补选手:李文秀。

中国历史第一支女子排球队(*届排球女将名单)

*个女子排球队叫什么名字?

第一支中国女排 渡扶桑女性展觉醒

1923年5月12日,一群中国姑娘登上客轮,她们都穿着带有“中国”字样的运动服。客轮缓缓离开上海黄浦江码头,向东北方向驶去。这16名姑娘就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成员,她们要东渡扶桑,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这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第一次出国比赛,而且也是中国女性*出国参加运动会。

中国人提议

增设女子国际比赛

在1921年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外交次长、中国体育代表团主事王正廷就提出,在下届远东运动会中增设女子项目,借此提高妇女地位,发展女子体育运动。在中国的提议下,菲律宾、日本和中国组成的远东运动会竞技委员会最终决定:在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上,增设女子排球和女子网球比赛。

“排球”的英文意思是空中击球,刚传入中国后叫“队球”,直到1930年才正式改称排球。排球起源于美国,是1895年美国人威廉·摩根创造的。

随后,排球逐渐传到世界各地,印度、菲律宾和日本都是亚洲排球传入比较早的国家。排球传入中国大概是在1905年,是由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以及留学生引进,最早兴起在广东南武中学和香港皇仁书院等一些学校,不久就传到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

中国的女子排球出现较晚,人数也较少,只集中在广东、上海少数学校里,当时还没有专门从事排球的女运动员。

1923年的远东运动会即将开始女排比赛,尽管只是表演赛,但也引起了北洋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它看作是树立自己威望的大好时机,执意要组队参加。

全国选拔女排队员

当时的国务前郑总理张绍增亲自过问了此事。本来只打算让基础好一些的广州南华女排代表中国出赛,但后来考虑可借此机会在全国提倡女子体育,因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拔。

4月份北洋政府部门发布命令,要求所有女子学校、体校必须保送人选,到上海参加选拔。选拔那天,看台上坐满了*官员,专业的排球人士倒不是很多。30多位选手分成几组对抗,大家技术都很差,主要标准就是身体和潜力。

到5月初,最终确定有16位选手入围,她们是:上海的苏祖祺、张畹清、贺生曦、陈彦融、高爱鸿,苏州的陈翠英、苏同文,南京的岳继先,广东的熊可欣、李首民、王星瑷、李晴雪,天津的郝雨春、高玉珍,北京的陈彩英、黄振球。就这样,中国最早的女子排球队诞生了。

首战失利次战成功

第六届远东运动会5月21日开始举行。中国派出了包括女子排球在内的113人的代表团去日本。运动员一靠岸,就受到中国驻日使馆人员和留日学生的热烈欢迎。简短的欢迎仪式结束后,就开始了宴请。女排姑娘一次又一次地不停赴宴,几天下来每个人都感到很疲惫。

参加这次运动会的女子排配槐球队只有三支:日本、菲律宾和中国。当时排球比赛实行的是12人制,每排3人,站成4排。在此之前,比赛都是16人制。据说,起因是中国男排参加第一次远东运动会时,没有凑足16个队员,比赛规则才临时从16人改为12人。

5月23日中国女排首战日本女排。面对已经在一起准备训练了将近5年的日本女排,中国女排显然不是对手。许多人根本不懂规则,以至于闹出很多笑话。由于是表演赛,大家精神倒是很放松,在场上说说笑笑,比赛几次被迫中断。

中日比赛时,日本女排发过第一个球,中国队就不知道如何应对,你碰我,我碰你,几乎撞到一起。随后,中国队稳住了阵脚,可是没有什么技术,大多数球只能简单地托过网去。整场比赛,仅用了十几分钟。

0比2输给了日本,然而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并没有放弃,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她们战胜了菲律宾队,最终获得了表演赛第2名。虽然成绩不算理想,但它是中国女子运动员第一次正式参加大型运动会的比赛,而且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性的体育比赛,所以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体育比赛本身。1923年上海《大公报》登载的评论说:“此次中国女子与赛,本意不在争胜,为向世界宣传中国妇女对于竞技之觉醒耳。”随后五届远东运动会中国女子排球队都参加了,都获得了第2名。

第一代女排国手

命运坎坷

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国比赛的女排国手,回来后基本都改行了。到1925年第七届远东运动会时,她们的身影就没再出现慧卖颂在排球场上。

来自上海的陈彦融原是一所女子体操学校的学生,回来后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张畹清出生于1904年,生父姓周,家境贫寒。3岁时生父将她送给横塘镇张阿荣为养女,改姓张。六岁时随养父赴沪谋生,住在福州路某里弄的一家阁楼上。养父在弄口摆糖果摊,她每天给私塾打扫卫生,每月月底帮老师到同学家收学费,于是得以免费在这家私塾上学,完成相当于初小的学业。

1910年,邵力子任校董的民生女学招收免费生,她幸运地被录取,上了三年高小。小学毕业后,在一位同学的资助下,进入民立女中,第二学期开始,江阴横塘张氏祠堂破例为她补助学费,于是才上完中学。后来她又考入中国女子体育学校,但学的并不是排球,而是田径。1923年北洋政府在全国选拔女子排球队员时,她被学校推荐,经过选拔,最终成为女排队员。从成为队员到出国比赛,只不过一个月的时间。

回国后不久,张畹清就到一所中学教书了,但不是体育,而是音乐。文革期间,她先后被抄家两次,被打得遍体鳞伤后又被赶到附近危房破土地庙存身,导致胃溃疡穿孔,并发腹膜炎。幸亏及时抢救,做了胃切除手术,才得以幸存。80年代初,她被安排在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工作。1991年4月28日在北京病逝。

中国女排的发展史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简称中国女排,隶属于中国排球队,是近代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世纳的体育团队之一。中国女排是一搜手没支具有光荣历史、全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队伍,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获世界*;1981年、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2003年和2004年七度成为排球三大赛事的世界*。2014年9月12日晚,中国女排二队在2014年第四届女排亚洲杯上,以3-0零封韩国,改写战绩为六战全胜不丢一局,也是继2008和2010年之后第三度夺薯扒魁。2014年10月13日,在2014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决赛中,中国女排以1-3不敌美国,屈居亚军,是中国女排自1998年后在世锦赛取得的*成绩。在2015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盛典中,中国女排获得*团队奖。2015年5月28日,201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获得*;9月6日,中国女排获2015年女排世界杯*。2016年1月24日,2015体坛风云人物在京颁奖,中国女排获得*团队奖;8月21日,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3:1战胜塞尔维亚,第三次夺得奥运*;12月15日,中国女排获十佳劳伦斯*团队奖。2017年1月15日,获得2016CCTV体坛风云人物*团队奖。2月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特别致敬奖。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